一、活动背景 本次活动聚焦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交流实践案例与阶段性成果,探讨如何深化“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小学语文任务评价中的落地,解决当前研究中的难点问题。 二、教师发言 杨芳老师发言: 近期,我们以低年级识字教学为切入点,开展“生活化任务评价”实践。例如,在《场景歌》教学中,设计“校园场景小侦探”任务,学生需在校园中寻找与课文相关的场景(如“一只海鸥”“一艘军舰”的模拟场景),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观察成果。评价时,不仅关注识字量与书写规范,还融入实践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考量。目前,我们已初步构建了“任务目标—实施路径—评价标准”三位一体的框架,并形成了3套可推广的低年级任务评价模板。但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因家庭支持不足,校外实践任务的完成质量参差不齐,后续需探索家校协同评价机制,增强评价的完整性。 蔡楠楠老师发言: 针对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我们尝试将“教学做合一”理念融入整本书阅读任务评价。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设计“西游角色体验馆”任务,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故事续写、主题辩论等活动,深入理解文本。评价环节采用“过程档案袋+成果展示会”形式,收集学生的读书笔记、创作作品及活动表现视频,并邀请家长参与成果投票与点评。这一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暴露出评价耗时较长、教师工作量过大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计划开发数字化评价工具,利用AI辅助分析学生的阅读数据,提升评价效率;同时,探索“小导师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培养自主反思能力。 三、活动小结 本次研讨展示了课题在不同学段的创新实践,明确了家校协同、数字化工具应用等改进方向。课题组将整合资源,完善评价体系,推动研究成果在全校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