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2

作者:李怡帆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08 点击数:

022   d29993358bf6403993eecbeb73c90672.Png 教育视野教育新论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开展探究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东浦小学   张亚娟

 

 

 

 

 

 

【摘   要】“双减”政策的实施,是为更好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 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重视音乐学科的教育价值,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重视 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音乐社团活动,充分运用音乐的社会价值,以及重视学 科知识与民族音乐教育的整合,做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生;音乐教学;“双减”政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3)03-0022-03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3.03.006

 

 

 

为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国家便实施了“双 减”的政策。新课改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与能力,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造力 的黄金时期。在此阶段,音乐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 音乐教育方式,开展社团活动,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 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为其健康

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双减”下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价值

第一,缓解学生课业压力。在实施“双减”政策 的背景下,中小学生在学业上的压力减少了,学生有 更多的时间去促进自身个性发展,因为没有了太多 额外的作业,所以学生将会更加投入音乐的学习中。 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助于使学生的身 心得到舒缓,减轻学习上的压力,使学生更有激情地

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第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在组织音乐社团时, 教师们可以讲授《歌唱祖国》《茉莉花》《小河淌水》

等一些优秀的作品,并进行歌曲故事的展开分析,这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 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另外,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 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

环境,进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充分发挥社团教育价值。与其他课程相 比,音乐课是一门规模较小的课程,其课时较少,在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作用不大。但在“双减”的环境下, 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与语文、数学相比,音乐 课程的教学方式更加自由,在开展社团活动时与教

育相结合,可以使教育的内涵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二、结合“双减”政策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

策略

(一)摆正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思想,开展音乐社团活动

在中小学阶段,虽然学生的教育主要由教师进 行,但家长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 用,而家长的教育观念又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直接 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和家长应树立起正确

的思想和观念,以确保学生积极的学习环境和音乐

 

教育新论教育视野 f0d3b15d299c459a83912b647016f6f8.Png  023

 

 

 

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师与家长也应正确理解 音乐教学的教育意义。音乐教学的意义不应被低 估,只有教师和家长拥有正确和积极的教育观念,学 生才可在积极有效的教育环境中学习,也才能够在 正确的状态下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并借助 “双减”政策实现有效发展。例如,在组织社团活动 中,教师应遵循“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 维护正确的 教育理念。以开展合唱社团为例,教师在进行社团 合唱教学时,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优势,还要培养学生 的团结合作精神与意识;在活动进行时,可邀请家长 参加观看合唱活动;在社团中,应以公平和公正的态 度对待每个学生,认真调查学生的特点,并为每个学

生分配合适的歌唱片段, 以提高合唱教学的合理性。

此外,教师还应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和指导。在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部分家长很可能有极端的教育 理念,并期望教师能够为学生设计更多的音乐培训。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及时地与家长沟通,结合 专业知识向家长解释素质教育的基本目的和意义, 并阐述音乐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同时,告诉家长 应正确理解学生的整体素质,向家长解释教学工作 与学生特点之间的必要关系,引导家长尊重学生的

发展特点。

(二)结合体态律动开展舞蹈社团

体态节奏是近年来受到教师广泛重视的一种音 乐教学的方式。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一般都 是通过讲授来完成,让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节奏掌 握音乐理论知识,提高音乐能力。然而,这种教学方 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导致学生承受 了过大的压力,或无法充分理解此教学方法。体态 节奏模式的出现改善了这一问题,借助此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显著地提高学生在音乐课上的积极参与, 并有效地利用学生的思维和技能特点进行音乐教 学。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减 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从而

充分发挥“双减”政策的根本意义,有效提高其整体


 

素质。

在过去,教师经常先向学生演示唱歌,并引导学 生一起学习,在此教学中,学生对音乐没有实践和认 知基础,教学任务和教学压力相对较大。为确保“双 减”政策的充分实施,教师可以使用体态节奏策略 进行音乐教学。首先,将音乐分成几个部分,让学生 了解音乐的快节奏和慢节奏部分;之后,教师可以结 合节奏的特点制定节奏姿势,锻炼学生对音调的熟 悉度。例如,在举办舞蹈社团时,教师可以运用音乐 的节奏拍手,以刺激学生的感官能力,加深学生对音 乐的印象;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帮助歌唱的 学生进行正确的声调训练,展示正确的发音,使学生 能够感知歌唱过程中不同的声调变化。例如,在课 下教师组织舞蹈、歌唱等社团时,需要学生掌握相应 的声调知识,并阐明声调在音轨中的重要性,以及学 习不同的音乐舞蹈姿态,从而形成相应的音乐素养。 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持久兴趣,学习效 果也会更加显著,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更

加明显,“双减”政策的优势也更加突出。

(三)对民乐社团活动研究

学校流行乐社团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意识 和合作精神,需将其与传统的音乐课堂联系起来。 通过对民族乐器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 以及增强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民间音乐 在传统音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需了解流 行音乐,了解民族乐器。通俗乐社的演出是集体演 出,学生不但要展示自身的特长,而且还要和他人一 起来完成对作品的理解,反映了音乐社团活动中合 作意识的培养。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对其 教学设备和教学方式进行了详细剖析,内容清晰,具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建立并执行“伙伴关系”的过 程中,传统音乐课程应与流行音乐团体“合作”,以弥 补自身的不足,在此合作效应下,可以提升教师的职 业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中小学流行音乐社

团尽管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也有许多问题,应鼓

 

024   3c99d640ec7042028beef50da4987170.Png 教育视野教育新论

 

 

 

励学生积极参加演出和竞赛,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 合理组织音乐社团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持

久兴趣。

(四)社团的队伍与人才选拔

目前在校园内仍有不少的音乐社团,因此,在挑 选成员时,应制订适当的挑选原则及管理策略,并结 合各社团的特色及学生的自身情况,引导学生积极 地参与社团活动。例如,在组织交响乐团时,应先吸 引学生参加社团的欲望,并让学生依据自身兴趣自 行报名社团。如参加跳舞社团应有基本功,教师可 以从一年级开始选拔和训练学生的节奏、音色、形 象、气质以及对社团的热情。同时,也可以建立一个 合理的选派制度,定期对成员进行考核,保证社团的 正常发展。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改革, 着重于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例如,乐团 的核心团队需要一个乐队的指挥者,还有一个团体

的声乐主管, 这些都应通过审核选举出来。

(五)组织多样社团活动

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还可以帮 助学生进行团体活动。音乐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群体 性和社交性的学科,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是合唱、音乐 和舞蹈表演等,通常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简单地在课堂上教授 一项技能,忽视了音乐在社会互动中的重要价值,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良好的交流,从而影响到其全 面发展。只有少数有自我表达意识或受过特殊训练 的学生敢于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大多数学生没有 自信和表现的欲望,因此学生对于音乐自然没有良 好的学习热情和成就感,这也是传统音乐教学中造 成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积极性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音乐教学的新时代,教师必须从实现学生个人价 值和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角度开展教学社团活 动,通过各种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和 一个广阔的舞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有渠道

展示和有机会落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帮助学生


 

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从而更好地

发挥音乐学科的社会价值。

例如,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注意学生社团活 动的创新。在每年的儿童节、国庆节之前,教师可以 组织唱歌、跳舞、合唱等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能够 在节日进行艺术表演,并通过有趣和轻松的节目使 整个学校一起度过儿童节、国庆节等各种节日。教 师还可以组织爱国歌曲和舞蹈比赛,通过校园音乐 会营造良好的学习和交流氛围。教师可鼓励具有艺 术技能的学生独立申请个人表演,组织自己的个性 表演以及组织自己的表演团队,以激发学生的创新 和表达意识,使学生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 果,更好地展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在此过程中,不同 的音乐内容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活 动主题,也可以促进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习 他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更好地触摸到音乐的

社会价值,实现音乐的社会意义。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实施,可以减轻学生的 学习负担。教师设置趣味化的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学 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教学的氛围;创新的音乐教 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校园的社团活动,有 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引入乐器等教学 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双减”的背 景下,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的氛围,对提高学生素养具

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文静 .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J]. 北方音 乐,2014(07):177.

[2] 王世喜 . 音乐核心素养引导的管乐社团活动探究 [J]. 试题与研 究,2020(16):122.

[3] 庄雅芳 . 浅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社团活动中的渗透 [J]. 考试周刊,2020(34):157-158.

 

【作者简介】

张亚娟(1990.11—),女,汉族,甘肃民乐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 方向:小学音乐教学。

【字体: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