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洪雪婷学习心得

作者:张佳乐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14 点击数:

PBL项目化学习模式下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小学美术学科教育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不断尝试和探索更加高效、创新的教学模式。这些年PBL项目化学习逐渐走入了小学课堂,从过去注重精美课件与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转化成了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导向教学。美术教师将会根据课程教材内容设置项目化学习任务,向学生们抛出问题,从而引发他们去深入思考,打造一个思考、分析、规划、解决、评价为一体的PBL项目化学习模式,促进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PBL;项目化学习;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实践策略

引言:近年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地尝试改革与创新,从过去的包办式教育转变为了生动有趣的兴趣课堂。教师开始追求精美的课件、有趣的互动游戏,然后这种教学方法渐渐偏离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为了推动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可引入PBL项目化学习模式,使好奇心、探究欲、独立性成为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真正动力。以问题为引,课程 内容为核心,指引学生通过与其他同伴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任务,推进全面发展。

一、PBL项目化学习模式概述

PBL项目化学习模式指的是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师的提点和启发下,学生可以与其他同伴一起交流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团队中所有学生齐心协力、思考问题、分析课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最终呈现出一个可视化成果,紧接着是与教师一起自我评价、反思。

整个PBL项目化学习模式是学生掌握主导权,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与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到项目中,与团队同伴一起探讨、交流,有序推进学生知识迁移与自主化学习。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会发挥到最大限度,与过去注入式、包办式的课堂教学法相比,PBL教育更适用于现代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各个学科。

在完成项目的基础上,学生的知识将会被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完成知识的完全内化和吸收。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把握整体教学方向,成为学生身边的指导员和合作者,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师生合作学习、交流、探讨,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序提升。

二、PBL项目化学习模式下在小学美术学科中的应用原则

(一)紧扣教学主题

PBL项目化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学科中的应用应当围绕教学内容本身入手,紧扣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每节课的主题。设计与安排适合小学生可独立完成的PBL项目,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完成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得以成长,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鉴赏能力、绘画技能和创意思维等方面,促进小学生个体发展,开发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出PBL项目化学习的真正作用,让其为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宗旨服务。

开发学生潜能

(二)给予自主空间

近年来,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正在积极尝试不同的创新与变革方向,美术教师学习和研究最先进的教育技术与教学思想,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尝试、调整和完善。PBL项目化学习模式的出现,给予小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在PBL项目体验中,教师只是问题的提出者,旁观者,指引者,学生才是美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体。无论是对项目任务的主题分析、资料收集,还是分析思考、创作构思,呈现可视化成果,全部环节都是由学生来自主完成。

(三)设置挑战机制

为了达成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PBL项目化学习模式应当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太过简单的学习项目能够使学生很快完成,进展顺利,然而学生的潜能、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造与想象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另外,当项目完成后,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遗忘,整个项目成为了走过场。所以,在设置PBL项目教学时应当赋予一定的难度、挑战性和复杂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思索去克服难关,解开问题,完成任务,这有利于小学生美术综合技能的全面提升。

3、PBL项目化学习模式下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策略

1.紧扣美术教材,创设主题项目

PBL项目式学习模式有着诸多优势与特色,它以让学生自主完成整体项目的方式,发挥出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他们自主探索、实践应用、全面成长。当PBL项目式学习被引入到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时候,教师应当要把握好项目的重点内容,可以美术主题项目的形式出现,选定课题,从民间艺术的造型风格探索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审美层次等维度,考验学生,使PBL项目式学习成为小学美术课堂上的必备环节,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挖掘小学生的潜在可能性。

举例说明,在教授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民间面塑》这课的时候,这节课主要围绕民间面塑这一我国传统民俗艺术来开展的。借此机会引领学生接触和了解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并在有一定理解鉴赏水平的基础上去动手设计制作。教师可将民间面塑作为P BL项目化学习的主题内容。在正式开始前,可带领学生一同观看陕西非遗纪录片《民间面塑—李开元》这集,通过鲜活生动的影像感受这一传统民俗艺术的魅力与风采。然后,美术教师将会从一个问题开始引入,“同学们,刚才的纪录片向我们介绍了民间面塑艺术,假设大家是民间面塑工艺师,我们要怎么创作一个有新意、有创意的民间面塑作品?”接着,组织班级学生组成创意小组,一步步提点他们的创作思路,“民间面塑的特点是什么?传统造型是哪些?如何选择民间面塑的题材和造型、主题?怎样的民间面塑作品是有新意、有创意的?”鼓励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请设计一款有创意,又不失精致的民间面塑作品,学生需要去查询资料、选定造型、动手制作。最后集体作品展示并演讲,自我评价,教师点评,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

2.引导学生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PBL教学除了能够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潜能之外,还可成为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教师可指引学生,引导他们与项目伙伴一起学习、探讨、思考、绘画、创作、设计、评价,在其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交能力与分工协作能力。美术教师可做进一步的德育教育熏陶,在学生绘画创作、展示作品、自我反思环节帮助他们总结经验,让学生能够明白合作才能共赢,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够攻克难关,懂得尊重同伴的想法,相互帮助,沟通协作。

例如,在教授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连环画》这课时,教师可将PBL项目化学习模式与本节课的主题内容结合,在开发学生美术潜能与创造思维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协作分工、团队合作能力。首先,在正式讲课前,教师要求班级学生自行组成项目小组,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有关于连环画的素材资料,要求每组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包以及课外资料对连环画艺术的起源、特点、形式、变革、发展情况制作一份画报。在课堂上每组学生需要汇报,促使学生更加深切、透彻地了解连环画艺术形式。然后教师可与每组学生进行讨论,带领学生一同鉴赏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连环画作品,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每人绘制一副连环画作品,每个组员的连环画作品必须剧情连贯,主题相同,衔接自然,有趣生动。教师可在每组学生交流、讨论过程中一同参与,帮助学生理清创作思路,教导学生互相沟通,各抒己见,在一个友好轻松法氛围中完成PBL连环画创作项目。

结语:

PBL项目式学习模式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教学模式,这种由教师指引、学生主导、自主完成的项目式学习,能够使学生在美术课中感到快乐,加强他们的美术综合能力与艺术修养、审美水。与此同时,还可发挥小学美术课程的德育功能,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有效培育。加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和课堂体验感,实现学科育人的基础目标。

参考文献:

[1]豆海红.PBL联合CBT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中的探索——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03):114-116.

[2]胡坤.PBL项目化学习模式下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J].小学时代,2020(05):88-89.

[3]刘洋. 在情境中以问题为导向(pbl)的美术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

 

【字体: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