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学习心得 张佳乐
在工作中修行
——读《未来教师》第四章第一节后有感
张佳乐
今日读到郝晓东老师《学校是道场,工作即修行》这篇文章,倍感亲切,唯有从一线走出去的专家才能如此深刻洞悉一线教师工作的苦与乐。然而,也唯有永远心存热爱,内心坚定,拥有大智慧和大胸怀的人才能在洞悉这一切之后依然保持对生活的清醒和学习的热情。郝老师是,新网师乃至我身边涌现的诸多榜样亦是如此,他们始终在繁忙的工作杂务中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永远保持清醒的理智和执着的坚持。
读罢此文,掩卷沉思,不禁自问:
我是“二八定律”的二还是八?面对繁忙的工作杂务,是继续躺平,还是在工作中修行?工作虽多,我是否有时间玩手机,逛淘宝?学习和工作有没有真正产生联系,是轰隆隆朝天转的脱粒机,还是扎根大地,辛勤耕耘的播种机?
郝老师于文中列出种种一线教师不能坚持学习和阅读的理由,诸如备课、上课、监考、辅导孩子、家务,甚至是扶贫,字字句句倍感亲切,这不正是我常常挂在嘴边,以求自己心安理得地原谅自己一次次放弃的完美借口吗?这个世界上最不需要努力的就能得到的东西除了年龄,还有学会放弃,习惯了放弃,也就是甘于平庸的开始。
我们常常抱怨生活和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学习,归根到底是缺乏面对自我的勇气,习惯了原谅自己的惰性和不完美,其实是不想逼自己从生活的舒适区走出来,学习最大的敌人不是工作和别人,而是那个甘于平庸的自己。
“乐观者往往成功,悲观者往往正确,细微差别的马太效应到最后都是惊人的差距”。我身边就有生动的例子。我认识L老师时,深感她文字功底不如我,而经过了一年的新网师读写训练和承担任务之后,她无论是学识还是文笔我都已经自愧不如了。果然是“马太效应”的结果,在一次次地躺平之后,我成了“二八定律”中的那80%!
学校是道场,工作即修行。王阳明说:“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他最好的归宿。”曾在抖音上看到一段很有哲理的话:“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不是去做你有多热爱的事,而是面对你不热爱的工作,依然能认真地做好。”我们面对繁忙的工作,与其抱怨,不如认真发掘可以学习和修行的道场。昨天,教导主任布置我写一篇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总结和反思,这次加入集体备组的初衷并非是为了业务的提升或拥有研讨的真正热情。而纯粹是为了监督组内活动开展,也没有想过会有什么任务?后来被告知小组成员均需提供课件、教学设计、反思和总结。既来之,则安之,今天我认真梳理了活动前后的经过,把自己的点滴思考记录成文,一中午时间轻松写了二千多字,提交到备课组之后,组内小伙伴甚是给面子,点赞鼓励。我并非沉醉于别人的赞美而不自知,而是欣喜于在坚持写作的路上又往前迈了一小步。工作即是修行,任何一种工作都可以转化为修行的机会。
郝老师说:“说到根本处,重要的还不是工作学习与否,而是经过世事沧桑,是否还有一颗活泼泼的生命,是否还对世界拥有好奇,是否还对知识保持兴趣,是否还有挑战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我坚定地认为,唯有学习是保持生命永远鲜活的唯一途径,在工作中,唯有学习才能带我们一次次奔赴星辰大海!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