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王国觅哲思——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故事王国觅哲思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围绕 “思维方法” 展开,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思考的方法,懂得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课文皆以精彩的故事为载体。在《坐井观天》里,青蛙与小鸟的争论,能让学生于故事中思索认知的局限与全面看待事物的重要性;《寒号鸟》的故事呈现出寒号鸟和喜鹊不同的生活态度与结局,启发学生思考勤劳与懒惰、远见与短视的差别;《我要的是葫芦》则借种葫芦之人的经历,使学生探究事物间的紧密关联以及顾此失彼的后果。学生仿若置身于故事王国,在趣味盎然的情节里寻觅、感悟深刻的哲理与思维方式。
二、课时分配
第 1 课时:《坐井观天》第一课时,包括故事导入、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第 2 课时:《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深入理解课文寓意,进行角色扮演与讨论。
第 3 课时:《寒号鸟》第一课时,阅读故事,学习生字,初步感知内容。
第 4 课时:《寒号鸟》第二课时,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开展对比分析活动。
第 5 课时:《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第 6 课时:《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探究葫芦枯萎的原因,总结道理并迁移应用,“小剧场演一演” 准备。
第 7 课时:“小剧场演一演” 展示与评价,单元知识总结与拓展延伸。
三、各课时学历案
第 1 课时《坐井观天》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坐井观天》,认识 “沿、答” 等生字,会写 “井、观” 等字,理解 “井沿、大话” 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任务:教师讲述小鸟和青蛙的故事片段引出课题,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后教师集中讲解,学生开火车读字词并理解词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思考课文主要人物和事情,最后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 2 课时《坐井观天》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寓意,懂得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的道理,通过角色扮演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学习任务:回顾课文内容,学生分角色朗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思考争论原因并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分析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及原因,全班交流总结寓意,小组再次分角色朗读并互相评价,最后思考生活中类似事例班级分享。
第 3 课时《寒号鸟》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寒号鸟》,认读 “堵、缝” 等生字,会写 “面、朗” 等字,初步理解课文大意,感受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特点。
学习任务:展示寒号鸟和喜鹊的图片引出课题,学生自由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圈生字词,小组合作识字交流方法教师强调易错字,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思考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做法,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指导评价。
第 4 课时《寒号鸟》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明白做事不能懒惰、要有长远打算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分析提高思维能力。
学习任务:复习生字词和课文内容,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分析寒号鸟和喜鹊的行为及后果,对比寒号鸟不同时期的表现深入理解懒惰的危害,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体会心情,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第 5 课时《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我要的是葫芦》,认识 “葫、芦” 等生字,会写 “棵、谢” 等字,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初步感受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习任务:出示葫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话引出课题,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拼音认读,小组合作识字汇报展示教师点拨,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纠错。
第 6 课时《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道理,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为 “小剧场演一演” 做好准备,提高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任务: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分析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师生评价,小组分配角色准备 “小剧场演一演”,可制作简单道具。
第 7 课时 “小剧场演一演” 展示与评价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生动地表演本单元的故事,在表演中深化对故事寓意的理解,提高团队协作、语言表达和艺术表现能力,通过评价总结经验提升综合素养。
学习任务:各小组依次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认真观看,表演结束后先由表演小组自评,然后其他小组进行互评,最后教师总结评价,从故事理解、角色表现、团队协作、道具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最佳演员等,回顾本单元知识重点和故事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拓展阅读相关思维训练的小故事或绘本。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