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落实语文要素 共筑有效复习课堂 ——记袁莉华名师工作坊第九次研修暨学科共建活动
为使“双减”政策落地,切实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使教师期末复习能够有的放矢、行之有效,苏州工业园区袁莉华名师工作坊举行了“聚焦语文要素的有效复习”主题研训活动。
落地生根 课堂展示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夏飞老师执教四下《积累与梳理复习课》,夏老师借助“易加平台”构建“积累——梳理——运用”深度学习路径,积累广、梳理清、运用实,精准落实课标要求,通过数字化赋能语言实践和作业效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复习课型创新提供典范。
专题讲座 深藏锦绣
宿迁市泗洪县教发中心陈卫娟老师进行了题为《梳理中循规 探究中溯源-单元整体视域下有效复习的策略》的讲座。陈老师从复习的现状以及痛点难点出发,围绕四个关键方面探寻了小学语文复习的策略:紧扣课标要求,锚定复习方向;精研命题规律,提升复习效率;统揽教材脉络,构建知识图谱;整合单元内容,突破重点难点。陈老师首先带领我们重新解读和梳理了语文新课标,通过对多类型具体试题的分析,指导教师如何把握命题的方向和思路。在分享过程中,陈老师特别强调了知识图谱的重要性,引导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建立知识图谱,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在具体复习时,陈老师建议以单元为整体进行复习,同时要创设适合的单元学习情境,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并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以此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阅读分享 且行且思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为了提升青年教师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工作坊部分老师结合自身教育工作经历,与大家交流了他们的读书心得。
邱志宏老师分享了《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问题设计与指导》的阅读心得。作者从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内涵解读入手,深入剖析其对学生思维发展、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打破传统阅读教学中重记忆轻思考的桎梏,引发语文教学的诸多思考与感悟。首先,启智润心悟真谛。语文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思维的培养与塑造。思辨性阅读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质疑、探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品质。其次,知行合一践真知。在再次解读《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不禁发现可以借鉴书中的问题设计方法,不再局限于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而是设计一系列富有思辨性的问题。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而思辨性阅读教学则是这条修行之路上绚丽的风景,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思辨性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塑造品格,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王颖老师以张心科教授《语文有效阅读教学》书中“精要内容与适宜形式”的核心,结合《剃头大师》教学实践分享心得。王老师强调了从“教课文”到“教阅读”转变,需要聚焦文本核心价值,构建适配教学模型。同时,王老师以三年级《剃头大师》为例,通过“吐槽大会”、表格对比、朗读感悟等活动,实现从目标提炼到活动建构、素养进阶的转化。王老师还在反思中提出未来将继续探索年级梯度知识清单、游戏化工具及技术融合,做“有设计感”的阅读引路人,让阅读教学兼具语言根基与思维芳华。
朱韵怡老师以《让写作回归真实的土壤——读荣维东〈写作课程转型论〉的教学启示》与大家分享阅读收获。这本书让她深刻反思了传统写作教学的局限——脱离真实语境、重结果轻过程、缺乏真实读者等,导致学生写作动力不足。书中提出的"交际语境写作"理念给了她很大启发并开始尝试在教学中创设真实任务;注重写作过程指导,增加思维导图、同伴互评等环节;还通过编班级刊物、组织分享会等方式建立读者意识。实践发现,当学生面对真实读者、怀有真实表达欲望时,写作质量明显提升。这让她真切体会到:写作不是技巧堆砌,而是生命与世界的对话,也更加坚定了她对写作教学转型的方向。
杨霞老师就《跟着名师教习作》进行了阅读分享。《跟着名师教习作》由《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社精心编纂,汇聚了众多语文教学名师的智慧与经验,对我们一线教师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其核心写作教学理念对一线教师的习作教学有深刻指导意义。首先,教师要将写作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其次,教师要注重写作全过程指导。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写作结果,更重视写作的全过程。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模式和框架,勇于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最后,教师要强调实践与应用的落实,关注学生的写作需求和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运用。
陈卫娟老师对夏飞老师的课和工作坊老师们的读书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夏老师的课逆向设计,以终为始,在积累梳理中引导孩子们发现规律,并在修改习作中运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四位老师的阅读分享准备充分、内容丰富、见解独到,更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尝试和运用,以读促教。
一校一审:孙晓娓
二校二审:周海荣
三校三审:许广碧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