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期汇报

作者:陈扬帆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06 点击数:92

《基于线上与线下融合学习模式下小学生主动学习有效性探究》

中期汇报

由陈扬帆和蔡馨仪申报的“基于线上与线下融合学习模式下小学生主动学习有效性探究”课题于2022年2月立项为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立项课题,立项编号为2021/JK-x/ 02/002/09。立项期间由于网络申报表格原因,主持人名单遗漏,后经教科室孔主任的关心和指导下,于2022年10月完成了主持人的变更工作,现主持人为陈扬帆和蔡馨仪。

一、课题介绍

在立项的一年多研究时间里,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围绕课题相关内容,按照课题组按照研究计划,紧握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契机,依托园区易加平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班级学习共同体为载体,理论实践双管齐下,扎实开展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二、课题研究现状

1.开题论证、制定研究目标

2022年12月,课题组聘请了特级教师翟运胜老师为指导专家。经过专家的开题论证后,对我们的课题提出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规划。我们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讨论后做出了调整。对于我们的研究目标也进行了重新的制定,其中我们重点重新研究了课题研究领域的现状,作为我们前期研究的成果。

2.核心概念界定方面

这里选取了课题中重点研究的几个核心概念。

线上:指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进行学习内容和信息传递。

线下:通过其他非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信息传递,主要指教师面对面教授、完成纸质的作业等。

融合学习观

线上教学主要是指借助线上的网络平台实施的教学活动,线下教学主要是指师生面对面地在固定场所进行互动的教学活动。融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化学习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样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和把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融合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师生、生生、人际互动,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方式,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也不再是传统课堂里的主宰者和知识传授者,转而是帮学者、导学者、促学者、评学者、和学管者角色。融合式学习相比于传统教学有着灵活化,人性化,高效化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线上与线下融合式学习模式:传统教学主要以线下学习为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常只能通过查阅书籍资料来完成,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类的学习资料和视频都能通过网络、电视等进行传播,解决了自主学习资源匮乏的问题,但是学生的合作探究,人际沟通等能力的提升还需要线下的教学环境来实现,翻转课堂便是这种环境下最突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将线上和线下进行有效结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主动学习:这是与传统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而在智慧教育环境下,这也正是当前翻转课堂所提倡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学习总是在课堂学习之前发生,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自主学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对某一知识领域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第二层次是指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对某一知识领域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同时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第三层次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对某一学科领域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并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基于线上与线下融合学习模式下小学生主动学习有效性探究:指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利用网络来进行线上学习,结合线下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实现主动学习,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前设计研究,对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环境分析,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不同学科的心理,分析出如何让小学生在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学习模式中,各学科进行高效的进行自主学习的研究,最终找出各学科适合融合模式学习的资源、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

3.研究目标

(1)科学界定“主动学习有效性”,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探讨此“融合学习模式”的实现价值

(2)调查分析“主动学习有效性”的现状,从而为对比传统教学方式的成效性提供现实依据。

(3)探寻分析“主动学习有效性”的内外部因素,剖析其对“主动学习有效性”的影响作用

(4)努力构建“主动学习有效性”的完整的、可供操作评价的目标体系。

(5)探索提炼“主动学习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有效指导教师对此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6)总结筛选“主动学习有效性”的典型个案,提升和丰富本课题研究的品位与内涵。

4.研究过程

主要研究过程

优化混合式教学设备、设计混合式教学课程、总结混合式教学案例

完善混合式学习模式、丰富混合式学习资源、提升混合式学习效果

实践3种混合式教学实验模式:

1.依据学生特点,制作对应微课,分析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制作相对应的线上学习指南,并配套相对应的作业讲解,形成完整的学习包资源体系。

2.根据课程的特点,将部分课堂内容进行线上翻转,制作相对应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提升主动学习的能力。在线下课堂里重点突破重难点,着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将作业进行线上分层,分为基础、拓展、综合实践、跨学科融合等层级,针对不同学生在易加平台布置完成不同层级的作业。教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批改,答疑,评价。

三、阶段成果

课题组成员已发表论文4篇,论文和案例获奖5人次。相关展示课例3节。

四、下阶段展望

经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1、课题组成员基本上都教学一线,教学任务繁重,不能保证有效的时间和精力参与课题研究,有些研究任务不能如期完成。2、课题研究由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组成,每一个学科都由一个课题组长带领,课题学科领域较广,人员比较分散,每个点可能研究的深入性还不够。

1.下一阶段以后疫情时代为背景,探究适合目前环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将常规教学与课题研究整合,研究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3.针对混合式学习模式对小学生的心理研究和教师教学策略研究作为重点方向,推出更多适合推广的教学案例和学习模式。

4.注重过程的积累和收集,形成成果性资料,为结题做好准备。

【字体: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