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3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的有效运用

作者:陈柏良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30 点击数:

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的有效运用

作者:高晓楠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更加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之中,音乐教学也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进课堂,能最大程度上方便教师传授相关音乐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并展现出良好的授课效果。对于学生而言,也更能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向学生们切身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徜徉在音乐的环境中,用音乐表达情感,引发共鸣。音乐教师应当与时俱进,跟随时代潮流,应用现代技术,全方位多层次展现音乐魔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音乐素养是当代素质教育极为注重的学生的素质之一,而音乐课堂又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方式,音乐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行互动教学。教师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引导和指引,在适当时候提供帮助,绝不是包办代替或者扼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给予学生空间,自由去发挥,将头脑中的世界用歌声展示出来,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愿意参与到音乐欣赏的课堂之中。

一、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现状分析

毋庸置疑,学生的自信心和获得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音乐课的课堂效率的提升,如果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很快地学会一首新歌,那么可以激发其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长此以往推动综合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正确认识音乐的重要性,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认识音乐,寓教于乐,让学生体会学习音乐的快乐并提升音乐修养,是音乐教师的必修课。为此,教师们应通过大胆尝试新颖、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应用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最大限度上发挥自身的音乐才华。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自然也没有放松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而且显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覆盖面并没有完全惠及全体学生,在各方面还存在教育难题。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从学生角度看,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情绪变化快。孩子们拥有旺盛的表现欲,希望自己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在被忽视时容易做出比较惊人的举动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课堂之外存在较多转移孩子注意力的东西,比如手机、平板电脑、乐高玩具等,外界的诱惑在成年人身上都不是很好克服,更别提本身自制力就差的孩子了。如果教师没有争取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兴趣观,孩子很容易对音乐失去兴趣而转而陷入电子游戏中无法自拔。从教师角度看,当代音乐教师呈现年轻化趋势,可能存在理论知识不足,不知如何与班级里的学生相处的情况,因此课堂效率并不高。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不但能改变传统音乐教育的单一输出模式,还能为老师的课堂增添别样的活力,在短时间内展现出相当强劲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认识到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过之中,信息技术对于快速提升学生音乐素质的正面作用。但是,音乐素养的提升并非在一朝一夕间,切勿急于求成,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音乐,爱上音乐,在不知不觉中提升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无论是刚出校门的新生代年轻教师,还是年纪稍长但并不与时俱进的资深教师,都急需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丰富的知识充实头脑,这样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才能及时拿出最适当的解决方案,为其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同时,教师可以借力信息技术将更丰富的歌曲展示给学生们,根据大家的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师的专业不应仅仅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还反映在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把控上,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留在课堂上是当代教师需要专门思考的内容之一。对于班级学生人数比较多的情况,教师对于精力的分配也非常重要,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兼顾到每个层次学生的情况,将教学速度和内容把握在平均水平,全面精准教学。

二、信息技术融入音乐课堂的策略

(一)巧妙设计教学内容,营造良好氛围

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在课堂情境下巧妙设计设置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对于未知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兴趣,为其引领正确的方向。当代社会并不缺少听话的学生,珍贵的是有自己的想法,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向其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一直在倡导的教学导向。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提升学生参与兴趣的重要方式就是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巧妙和有趣一些,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对音乐的观点和思考。

比如,在讲授《金孔雀轻轻跳》这一单元时,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傣族歌曲的风格,掌握歌曲的节奏;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孔雀舞的学习,包括手指和鹤立的要领,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边唱边跳,激发对音乐的兴趣;最后,再评选出唱跳俱佳的学生,获得单独展示的机会。

(二)运用信息技术,将游戏融入音乐教学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完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还可以进行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的分享,最大程度上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课堂体验,音乐欣赏从来都不只是教师的单方向输出,还应该是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积极反馈,在与教师的不断交流中提升音乐鉴赏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使得课堂教学手段愈发丰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小学生大部分都喜欢玩游戏,如果教师能考虑利用游戏的方式传授音乐知识,将会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猜歌游戏设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在学习完《春天的歌》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爱好,将其喜欢的猜歌游戏融入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随机播放关于春天的歌曲,鼓励学生积极抢答,说出歌曲的名字,看谁的曲库量大。猜歌名大赛可以使学生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锻炼记忆能力,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音乐训练

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来自于教师持续不断地训练,天赋异禀的人毕竟在少数,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多多展示不同类型的乐曲,可以是山歌,可以是童谣,可以是流行歌曲,使学生比较不同类型歌曲的特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类型。学生的接触面越广,视野越开阔,对于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也有更强的把握,对于个人音乐欣赏风格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运用包括多媒体技术在内的多种教学手段,将教学课件细化、精进,能够展现音乐作品中想要传递的情感。但要注意运用多媒体技术要有度,其并不是教师不备课的借口,也并非所有歌曲都适合多媒体播放和演示,多媒体技术只是补充而不是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歌曲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最好的欣赏和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对歌曲的示范演唱比多媒体播放更加生动,更加感人,正如演唱会与唱片给歌迷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合唱等需要气势的演唱形式时,还是运用多媒体播放出的歌曲比较恢弘。

比如,在讲完《苗岭的早晨》这一课后,教师可以播放其他少数民族的歌曲供学生欣赏,让学生根据歌词和旋律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歌曲,这个民族的歌曲有哪些独特的地方,说一说你最喜欢哪首歌,原因是什么。音乐欣赏建立在持续不断的补充曲库的基础之上,只有多听多思考,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中,新颖且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其参与的积极性,但是信息技术说到底只是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是无法全部代替教师本身的。有的教师比较保守,不愿意探索新鲜的教学手段,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置之不理;而另一类教师则是把音乐课堂完全交给了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只是播放相关歌曲,不加入自己的亲自教学,这也是得不偿失的。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外界不同的声音,教师应该有所辨别,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度,在合理范围内辅助课堂教学,提升音乐欣赏课堂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江占国.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中外企业家, 2019, No.644(18):159-159.

[2]夏燕.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9, 000(005):48-48.

[3]田思婷.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 女报:时尚版, 2019, 000(011):P.1-1.

[4]任虹. 信息技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J]. 文学教育:中, 2015, 000(004):120-120.

[5]张勇.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科普童话, 2020(14):117-117.


【字体: 【打印文章】